《基本法》四十五條關注組由一班有志於按照《基本法》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法律界人士組成。《基本法》第四十五條及六十八條是《基本法》內訂明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最終達至普選產生的主要條文。我們認為盡早推行民主,對於保障香港的人權和法治實有必須。

關注組成員中,陳文敏、張健利、余若薇、梁家傑、李志喜、吳靄儀和湯家驊都是大律師;張達明和帝理邁是律師;陳文敏和張達明均於香港大學教授法律。戴大為於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法律及公共行政,同時亦是美國律師;陸恭蕙擁有法律學位,現為民間智囊思匯政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行政總監。

關注組的主要目標是處理推動民主過程中遇到的憲制和法律問題,藉此協助社會整體展開理性討論。關注組是一個獨立的小組,並不附屬任何政黨或團體。


以上摘自 45条关注组网站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四十五條關注組於2003年 10月14日 專業人士 大学教授組成,他們現在在 香港立法會 佔有4個席位。

四十五條關注組原本是二十三條關注組,去反對香港政府 2002年 2003年間提出的 基本法23條方案。二十三條關注組的成員包括 余若薇 梁家傑湯家驊,他們都曾經擔任 香港大律師公會的會長。他們專業和坦承的形象在基本法23條爭議期間於中產人士的心中建立起來。

香港政府收回方案後,他們將組別重新命名為四十五條關注組,還增加了不少成員。他們將焦點放在2007年及08年度 香港 普選上,基本在 基本法45條 基本法68條上,關於 行政長官 香港立法會的產生辦法。

四十五條關注組表明2007年及08年度香港 普選 人權 法规許何的,並鼓勵市民從法律及中立性的觀點討論。

在跟民主陣容合作中,有幾位成員成功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勝出,並比上一屆多兩個席位。四十五條關注組仍然對 中國香港政府一些議題不滿,例如 人大反對2007年及08年度 香港 普選。他們在 2004年曾經與民主陣容舉辦一個民間的「 公投」。

以上摘自 wikipedia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初到香港之时,满街的新闻都在讲述一件事:香港政府政改方案。
所谓政改方案的核心就在于 基本法 第四十五条以及第四十六条的具体阐述。香港政府及中央为政改方案的推行者,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的民主团体,支持民主的独立议员代表反对派意见。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行政长官选举产生方式---普选的具体推行时间;以及立法会的产生办法。
 
现任特首为使政改方案顺利推行,方案提出在零七年特首選舉中,在選舉委員會加入今屆所有區議員;到零八年立法會選舉中增加十個議席,其中五個為功能組別議席,全部由區議員互選產生。该提议被指拉拢议员,有拉票嫌疑。
 
在政改方案推行过程中,尽管政府呼声甚高,黎明的宣传广告也在电视节目频频亮相,泛民主派体现出非常一致的立场,最终以"捆绑"的方式否决了政改方案。
 
港府指政改失败,泛民主派令香港政制原地踏步。然而,其影响远不止于此。此次政改失败,各方将焦点聚焦于07,08年。政改被否决,也被认为会成为普选动力。另外,中央及港府意识到,需要有足够的亲政府票选,过去刚刚过半,再寄望从民主派系争取部分选票的办法是不可靠的。立法会议员中,功能组别议席的争夺成为焦点。因为政改被否决后,立法会议席不变,港府希望通过扩大功能组别议席,争取选票,泛民主阵营对此表示敏感。
 
回溯到2003年,一切都是那么相似,23条的释法在港人中引发争论,爆发大规模游行,港府同样希望扩大功能组别议席,通过23条。董生因民怨滔天,暂时搁置23条议题。当年的23条关注组,就是如今的45条关注组前身。只是,反对的呼声,远不及当年强烈。
 
此外,12月政改被否决后,东方日报讯:政改流產後,政治局常委在上月六日召開會議,為後政改時代定出治港方略,並以十八個字概括,就是「該團結的團結,該鬥爭的鬥爭,該擱置的擱置」,並在人事安排上作出相應配合。中央最高層認為,政改流產主因可歸咎外國勢力的介入,故此中央將勾結外國勢力的反對派定性為「敵我矛盾」,視為鬥爭對象。
 
个中言论,不知各位可曾觉得眼熟?那场四十年前的浩劫,仿佛就在昨天。
 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